胡贯三,徽州著名商人、清朝典当业和钱庄业的商业巨子。他一生善于经营,上至武汉、九江,下至芜湖、南京,中至苏杭二州,拥有“三十六典”、“七条半街”的资产,是当时江南六大首富之一。胡贯三讲究商德和修养,他主张“以诚待人、以信处事、以义取利”的商德,恪守着“以善为本、以和为贵,以得为基”的处事准则,将西递胡氏推向了繁荣鼎盛,至今仍为西递人口中传诵的榜样。胡贯三,字学梓,号敬亭,是明经胡氏第二十四世祖。他出生于清雍正癸酉年(1733年),是徽州黟县西递村人。胡贯三出身重理学、懂礼教家庭,四五岁时就在家中开始学识字块,对对子,写红描,六岁进本村的“燃黎馆”读书。由于天资聪慧,家教甚严,自幼便成为同窗学友中的佼佼者。有一次,老师望山观景,得一上联:“黟县山多黑”,叫学生们对下联。这则上联字不多,是折字格。“多”、“黑”合为黟字,表示地名。学生中无人应对,只有小贯三眼珠溜转,胸有成竹,对出了“靛池水定青”的下联,非常恰切巧妙,老师大为赞赏。原来学堂的附近,有口方方的小水塘,名叫“靛池”,其水深且清,享有甜池的美誉。放学后,老师兴致勃勃地对胡贯三的父母说“此子才思敏捷,日后必成大器也!”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一句顺口溜。刚跨入十四岁的胡贯三,也和许多徽州学子一样,离开了学堂,由一位胡姓本家带去休宁县的万安镇当学徒。离乡背井,做学徒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同为学徒的小伙伴,因为忍受不了严格的制度和工作的时间安排,纷纷离开了店铺,只有胡贯三从一而终,无论刮风下雨始终奋斗在铺子里。他每天比大班起的早,睡得比别人晚,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请教师傅,还利用仅余的休息时间学习经商之道,因而成绩突飞猛进,深受老师傅们的喜欢。很快,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徒满师后,胡贯三回到了老家徽州,准备在这里大显身手,来验证他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古徽州山多田少,粮食一向紧张。丰年只有半岁粮,一旦遇上旱涝自然灾害,就更要闹粮荒了。胡贯三早就想到了“黟县缺米,皖南少粮”的问题。于是,他瞅准时机在鄱阳湖四周产粮地区投资建起了一座座囤购大米的粮仓,收购当地粮食;在阊江流域租下了一条条船队,打算运输粮食;在黟县关麓的西武岭古道上雇了上百人的骡马大队,建好了为这个庞大的运输队伍服务的茶馆饭店。从此,形成了集收购、运输、服务、出售的一条龙服务。 古徽道是徽商渡江北上的必经之路。有四条古徽道均以徽州为起点,向西、北方向延伸,每条古徽道都连接河流,通达江湖。其中一条就是从黟县、祁门出发,经石台仙寓山榉根岭进入东至县境,直达江西饶州、鄱阳湖和安庆一带,历史上称之为“徽饶古道”。正是这条古道成就了日后的商业大亨胡贯三,后有诗云“西武岭头新米到,担夫羼土碓羼糠”描绘的就是徽商巨贾胡贯三雇佣上百人的骡马队,从江西运粮到祁门、黟县一带出售的情景。 胡贯三从江西贩粮到安徽祁门、黟县、太平等地,与此同时,又把皖南的土特产品运往江西,如此这般循环交流,薄利多销,资金运转快,效益颇好,效果颇佳。
乾隆三十六年暑夏,黟县乃至整个皖南山区都出现了百年未遇的大旱。面对饥民,胡贯三先是减价售粮,设粥棚“以飨饥民”,后来灾情加重,他干脆放粮赈灾。他做买卖秤平斗满,价格公道。丰年不压价伤农,灾年也能平价出售,使得他很快赢得了声誉,经商观念和理财经验也日趋成熟和老练,后来胡贯三生意越做越大,逐渐在徽州打响了自己的名声。可他并不满足于此,通过朋友的举荐,胡贯三选择翌年离开了万安镇,先去江西景德镇,而后又到鱼米之乡的鄱阳湖去闯荡天下,为他以后做更大的生意打下了基础。
除了经营贩粮生意,胡贯三将眼光放在了典当业和钱庄业,后来,终成为清朝长江中下游一带从事典当和钱庄的大富商。 典当和钱庄,是明、清时期,中国最易发财的行业,当年徽州许多大富商多是靠典当和钱庄发家的,而盐、典、茶、木是徽商经营致富的四大主业。典当是属于金融业务的一个分支,对客户来说,典当最大的优点在于变现方便,当顾客急需用钱时,立即就能把物品变为现金,比到银行贷款方便且成本低,还可以把原典当物赎回;对当铺来说,当顾客不赎回时,则可把典当物变卖处理,一般处理价值高于典当价值,因而可以获利,如果客户赎回,可收取典当佣金,因此,是一种零风险的信用服务业,这也是当年典当成为盛行行业的主要原因。而胡贯三的典当行有三十六家之多,这也源于他的亲家—当朝一品大官曹振镰,有了官府这层关系,就为他经营的典当和钱庄上了“保险”,地痞恶霸都不敢来这挑衅滋事。因而,胡贯三在典当和钱庄业可谓是如鱼得水,获利颇丰。 胡贯三经营的当铺,柜台高于借款者,故后者需要举起抵押品,在大门与柜台间有一木板称为“遮羞板”,另外有“票台”和“折货床”以进行交接手续;而当铺为多层楼房,用以储存抵押品,典当业属高风险行业,胡贯三还命人在每一层典当窗口设置了栅栏,起到保护作用,这也是当铺建筑应有的要求。他要求店铺员工无论职位高低,全部会用算盘算账,以防突发情况下,账目出现偏差;所有员工必须微笑服务,不得以身份贵贱挑分客户。大部分的当铺,放款时限短,利息高,还任意压低质物的价格,借款如到期不还,则没收质物,因此导致许多人家破产。胡贯三则采取和别人不同的经营方式,铺本大,取利仅分为一分、二分、三分,且利息合理,到了日子还没来赎回物品的借贷者,凭按手印的条子顺延十五天,不会立即为死当。他还打破以往的“不收”规矩,只要是能换钱的东西,都可以在他这里典当。久而久之,胡贯三经营的典当行越来越被人们熟知,生意也越来越好,凭借着典当生意和钱庄业的发展壮大,胡贯三很快就发迹了。 一次,来当铺典当的借贷者因为家里有白事,奔回老家处理事情,到了该还款的日子,这钱没还的上,胡贯三得知事情的原委后,破例为没有条子的借贷者延缓了一个月,借贷者回乡后,不仅把钱款还上了,还赎回了自己的质押品。后来这件事情被传开了,为胡贯三的当铺带来了意外的良好口碑,因此他的典当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在徽州逐渐站稳了脚跟。 胡贯三继承父志,“贾而好儒”,“仁恤可风”,生意越做越大,门路越来越广,利润也越来越厚。在他的经营下,典当行借款不以信用为条件,不审核当户的信用程度,只注重当户所持典当标的合理性及价值如何;典当行既接受动产质押也接受权利质押,充分满足个人以物换钱的融资需求;典当行借款不限制用途,当户可自便使用;在时间上,典当行借款程序简单,方便快捷,适用于应急型或救急性的融资要求;在空间上,典当行发放贷款的地域性限制不强。 坊间流传着“一个胡贯三,半个西递村”的句子,若是读懂了胡贯三的故事,便也读懂了整个西递村和典当业。